查看原文
其他

吴勇 | 论新疆喀什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文化

吴勇 西域研究
2024-09-14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





论新疆喀什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文化





吴 勇


内容提要

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文化是下坂地墓地的主体文化,我们将其命名为“下坂地类型”。下坂地类型与同地区的香宝宝类型在考古学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应属同一考古学文化范畴。在时间上看下坂地类型早于香宝宝类型。下坂地类型与安德罗诺沃文化谢米列契类型存在紧密联系,有可能是在安德罗诺沃文化影响之下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晚期文化在时间、文化内涵等方面与香宝宝类型相同,可以归入香宝宝类型。同类型遗存在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分布较广。


2003~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下坂地14处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178座,出土遗物186件(组)。[1]墓葬分属青铜时代、汉唐时期和明清时期。本文拟就这批青铜时代墓葬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与同时期新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试做探讨。






地理位置及墓葬分布情况


1.地理位置

下坂地墓地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乡,西南距县城直线距离约40公里。下坂地墓地地处塔什库尔干河下游南北两岸一、二级台地上。该河段河谷狭窄,最宽处不过2公里。两岸台地多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河谷内现有居民点两处,附近有少许可耕地。台地旁山势高耸,罕有植物生长。

2.墓葬分布情况

下坂地墓葬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每处墓地的墓葬数量不等,多的上百座,少的仅一座。14处墓地零散分布在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的狭长河谷内,其中河北岸7处,自东向西依次编号为AⅠD、AⅠ至AⅥ号[2];河南岸7处,自东向西依次编号为BⅠ至BⅦ号墓地(图一)。

图一 下坂地文物点分布示意图






墓地青铜时代文化特征


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的墓葬主要分布在AⅠD和AⅡ墓地,共有墓葬92座,分为早晚两期。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我们初步推断早期墓葬的时代距今约3500~3300年,晚期墓葬的时代距今2600年左右。

1.青铜时代早期墓葬

青铜时代早期墓葬主要分布在AⅡ墓地,计有墓葬89座。墓葬地表有石堆、石围石堆或石棺标志,墓葬形制可以分为土葬墓和火葬墓。

土葬墓墓室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墓室呈东南—西北向排列。少数墓葬有简单的葬具。主要有棚木、框架式木葬具、铺草和石棺等。墓主头向西北或东南。按埋葬数量可以分为单人葬、多人合葬两种。多单人葬,合葬较少。合葬墓有双人合葬、三人合葬及人与骨殖合葬等。多一次葬,葬式以侧身屈肢葬为主,俯身屈肢葬、仰身直肢葬和仰身屈肢葬较少;二次葬数量较少,人骨均不完整,有的仅有几根小骨。随葬品匮乏,一座墓多随葬1件陶器,个别2~3件。多置于头部附近,还有部分置于胸前、腹部或足底。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还有木器、铜、银、骨、皮革制品、毛毡片及纺织品等。

火葬墓的埋葬方式分为两种,即在墓室内火化后直接掩埋和火化后拣拾大块骨殖掩埋。火葬墓与土葬墓混杂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部分火葬墓中出土的陶罐、手镯等随葬品也见于土葬墓中,因此这批火葬墓也属于早期(图二)。

图二 火葬墓墓室平剖面图

早期墓葬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褐陶为主,素面,束颈罐占大多数,还有一些碗、杯等。平底器比较流行。铜器比较常见。以手镯、耳环、足链等为主。随葬少量羊等动物。

2.青铜时代晚期墓葬

晚期墓葬大致分布在AⅡ号墓地东部,计有墓葬3座。墓葬地表有石堆或石围石堆标志,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无火葬墓。墓葬形制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墓室呈东南—西北向排列。少葬具,多为简易的木框架一类。墓主头向东南或南。单人葬墓2座,三人葬墓1座。单人葬葬式为侧身屈肢葬;二次葬仅1例,人骨不完整。

随葬品匮乏,陶器、木器、铜器数量均很少。陶器为夹砂红陶,素面。器型为双耳罐、钵等。圜底器比较流行。

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早期墓葬不仅数量大,而且分布较密集,墓葬形制比较统一,葬俗、葬式丰富多样,出土器物特征显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我们将以早期墓葬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命名为“下坂地类型”。






下坂地类型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


下坂地墓地所在的帕米尔地区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东与新疆其他地区乃至中原地区,西与古代两河流域,南与印度河流域,北与中亚七河地区、北部欧亚大草原之间存在着交流和交往,东西方古代文明均曾在此留下一鳞半爪,在文化上有的甚至是源与流关系。下坂地墓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与这一时期新疆其他及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均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下坂地类型与香宝宝类型的关系

香宝宝墓地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县城东北约4公里。东距下坂地墓地直线距离约40公里。地处塔什库尔干河西岸二级台地上。1976、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此清理墓葬40座。墓葬地面有圆形石堆或圆形、长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石围标志。墓室位于封堆或石围下,一般只有一个墓室,个别的有两个墓室。形制为圆形、椭圆形、圆口椭圆底、口大底小圆形和口大底小椭圆形等几种,均竖穴。有的墓葬口部棚盖木头,少葬具,有的墓有简易的木框形葬具,有的墓地铺一层树皮质地平纹编织物。分火葬和土葬两种。火葬墓19座,有直接在墓室中火化和火化后再将骨灰埋入墓穴两种。土葬墓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一次葬以侧身屈肢葬为主,仰身直肢葬、俯身屈肢葬较少。均单人葬。二次葬骨架凌乱且不完整。多人葬较普遍。随葬品主要有陶、铜、铁、金、木、石、骨器等。还有少量织物和羊、鸟等。陶器均为夹砂陶,火候不高,呈红褐色或灰褐色,斑驳不匀,手制,多素面,个别器物饰凸弦纹和指甲纹。器形有釜、罐、碗、钵、杯和纺轮等。铜器有镞、簪、泡、扣、手镯、耳环、指环、环、珠和牌饰等。铁器有小刀、镯、指环和管等。木器有盘、钻木取火器等。[3]

香宝宝墓地在已发掘墓葬数量上不及下坂地墓地,但是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共性,在考古学文化发展脉络上具有延续性。香宝宝墓地墓葬类型也很丰富,出土器物中有的器类为下坂地墓地所不见。

有学者将新疆帕米尔地区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大致分为4组,其中将香宝宝墓地归入第2、3组中。[4]根据下坂地墓地的分期,认为香宝宝墓地的墓葬可以分为三期。

香宝宝墓地共测过五个碳十四数据:M40为距今4270±90年、M21为距今2670±65年、M17为距今2530±65年、M13为距今2400±70年、M13为2370±70(为便于和下坂地墓地碳十四数据对比,亦采用碳十四半衰期为5568年,BP为1950年测得的数据),除M40数据明显偏早外,其余均为距今2700~2400年左右。[5]这五个数据全部采自第二、三期4座墓葬中,应该代表了香宝宝墓地第二、三期的绝对年代,也就是香宝宝墓地主体文化的绝对年代。有的学者曾将香宝宝墓地命名为“香宝宝类型”。[6]笔者认为香宝宝类型应指香宝宝墓地第二、三期墓葬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

1.香宝宝类型与下坂地类型文化特征上的异同

通过对香宝宝类型和下坂地类型各自文化特征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二者在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应该属于同一种文化范畴,但是二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墓葬形制方面,下坂地类型墓葬以圆角长方形竖穴为主,椭圆形、圆形竖穴墓次之;香宝宝类型以椭圆形竖穴为主,共26例,圆形或近圆形竖穴10例,另有一例不清楚,不见长方形竖穴墓。

(2)墓葬规格方面,下坂地类型墓葬墓室均比较小,火葬墓与土葬墓形制相同的仅有2例;香宝宝类型墓葬规格较大,火葬墓和土葬墓的墓室形制和规格相同,不见石棺墓。

(3)葬制方面,下坂地类型墓葬以土葬墓为主,火葬墓仅占六分之一左右;香宝宝类型土葬墓和火葬墓同时流行,数量几乎相等。香宝宝墓地有墓室的墓葬37座,其中火葬墓19座,土葬墓18座。但是原划归火葬墓的M19、M20“墓室上部均散布有骨灰和未烧尽的残骨碎块,还夹杂有木炭,系火葬墓无疑,但在墓室底部却都埋有未经火化的骨架”。对照报告中所附这两座墓葬的平面图,笔者认为,M19、M20墓室是为下层人骨修建的,上层骨灰是后来撒(散布)在墓室内的,应该归入土葬墓。对于墓室上部的骨灰,由于原报告对骨灰散落处填土的差别、具体层位等情况没有交代清楚,致使无法确知骨灰的来源。我们推测其来源可能有三:一种情况是与下层人骨没有直接的关系,是回填时放入的其他个体的骨灰;一种情况是与下层人骨没有直接的关系,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打开后放入的其他个体的骨灰;还有一种情况是下层人骨在埋葬一段时间后出于某种原因二次被打开,将部分骨骼翻出就地火化后再回填的。诚如是,则香宝宝类型中火葬墓应该是17座,土葬墓20座,土葬应是最主要的埋葬方式,但是火葬墓所占比例远较下坂地类型火葬墓数量多。

(4)香宝宝类型火葬墓中在墓室内直接火化的仅1例(M27),火化后拣拾大块骨殖异地重新掩埋的18例。而下坂地类型直接火化的18例,火化后拣拾大块骨殖异地重新掩埋的4例。

(5)在随葬品方面,两个墓地均以陶器为主,但是下坂地类型墓葬多平底器,束颈罐占绝大多数,釜的数量很少;而香宝宝类型墓地圜底器多,釜占绝大多数。两个类型均有圜底罐,但是数量很少。

(6)香宝宝类型有5座墓出铁器。出铁器的墓葬与其他墓葬混杂一处,无明显的分布界限,在墓葬形制、葬俗葬式和出土随葬品方面也无明显的差别;而下坂地类型墓葬中不见铁器。

尽管香宝宝类型和下坂地类型存在上述差异,但是二者在文化内涵上存在延续性,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应该是同一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反映。

2.下坂地类型与香宝宝类型的年代序列关系

以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早期墓葬为代表的下坂地类型与以香宝宝墓地第二、三期为代表的香宝宝类型应该属于同一文化范畴。从年代序列上看,下坂地类型与香宝宝墓地第一期相当,早于香宝宝类型,下坂地青铜时代晚期墓葬的时代与香宝宝墓地的第二、三期相当,即与香宝宝类型年代相同。同属于青铜时代的下坂地类型和香宝宝类型,二者在年代序列和文化延续上具有前后衔接的特点,即下坂地类型要早于香宝宝类型。当代表下坂地墓地主体文化的下坂地类型盛行时,该类型遗存在香宝宝墓地才刚刚露头,而当代表香宝宝墓地主体文化的香宝宝类型盛行的时候,下坂地类型已经走向衰落了。

(二)下坂地类型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关系

安德罗诺沃文化是一支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是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考古学家С.А.捷普劳霍夫根据最初在米努辛斯克盆地阿钦斯克州附近安德罗诺沃村旁发掘的墓地而定名的。[7]国内外学者认为其年代约为公元前第2千年至前第1千年初。其分布地域西起南乌拉尔,东到叶尼塞河沿岸,北起西伯利亚森林南界,南达中亚草原。在南西伯利亚,该文化晚于奥库列夫文化,早于卡拉苏克文化;在中亚和南乌拉尔,晚于当地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早于塔扎巴格雅布文化等青铜时代文化和楚斯特文化、萨尔马泰文化等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有的研究者将该文化分为三期,早期为前18~前16世纪,中期为前15~前12世纪,晚期为前12~前8世纪。其文化类型主要有辛塔什塔—彼得罗夫卡类型、阿拉库尔类型、费德罗沃类型、谢米列契类型、阿塔苏类型等。[8]该文化在西部地区与木椁墓文化有密切联系,两种文化的遗迹在南乌拉尔交错分布。在东部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与西伯利亚森林地带居民有较密切的联系。

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居址多位于河谷、河湾等宜于农牧业的地方,形制为长方形半地穴式结构,屋顶用圆木柱支撑,屋内有隔墙,有石灶等设施。墓葬地表多有石围和石堆、土堆标志,形制以长方形竖穴为主。有葬具,多为木椁或石棺等。流行单人葬,也有男女合葬。还有少量成年人埋在主石围内,附石围内葬儿童的家族合葬墓。早期火葬墓较流行,中期土葬墓开始增多,儿童则一律实行土葬。葬式为侧身屈肢。随葬品匮乏,主要有陶、木和金属器等。

陶器为手制。器型主要有罐形器和缸形器等。均为平底器。器表多装饰花纹,主要有篦形器压出的杉针纹、三角纹、之字纹、锯齿纹、折线几何纹等,也有用小棒端头押捺的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印纹,晚期出现附加堆纹。罐形器纹饰比较繁缛,用弦纹将器表分为唇、颈、肩及近底部等若干区,各区纹饰有一定组合规律。缸形器常饰杉针纹。

在经济方面,狩猎经济已经衰退,锄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期开始形成半游牧经济。遗址和墓葬中发现有牛、马、羊等家畜的骨骼和碳化的麦粒,以及青铜镰刀、砍刀和石锄、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马在中期已用于乘骑。从出土随葬品推测,当时已出现社会分工,有专门缝制衣服靴帽的皮革业和毛织业等。金属冶炼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采铜、锡、金的矿冶遗址也有发现。锻造或铸造技术得到使用,铸造时只用了合范法。从出土随葬品的种类来看,社会已出现贫富差别。

下坂地类型墓葬在墓葬形制、葬俗葬式和出土随葬品等方面都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墓葬形制方面,二者地表都有石围或石堆标志,流行土葬墓,还有部分火葬墓。土葬墓墓室形制以长方形竖穴为主。在葬俗葬式方面,多单人葬,多人合葬墓较少,葬式以侧身屈肢葬为主。土葬墓所占比例较大,火葬墓数量较少。火葬墓均采用墓室内火化后直接掩埋或火化后拣拾大块骨殖重新埋葬方式。在出土器物方面,下坂地类型墓葬中常见的束颈罐非常具有典型性,也非常具有特色,它与安德罗诺沃文化中的典型器——缸形器的形制相似,只不过器形偏小。多素面,无安德罗诺沃文化中常有的刻划纹等装饰纹样;碗、喇叭形耳环和宽带状手镯等也是安德罗诺沃文化中的常见器型。

将下坂地类型墓葬的材料与安德罗诺沃文化诸类型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初步推断下坂地类型墓葬与安德罗诺沃文化谢米列契类型关系比较接近(图三)。

图三a 安德罗诺沃文化

图三b 下坂地类型

图三c 香宝宝类型

据研究,在公元前3千纪中叶至公元前1千纪之间,欧亚草原上曾经发生了三次大的人群迁徙,公元前16世纪左右,由于“青铜冶炼术的传播、马拉战车的使用、兼容畜牧和农耕的经济类型的普遍巩固”,“机动、精力充沛和资源丰富的畜牧者,利用马拉的轻便战车,向四面八方进军。”[9]这个时期曾经有一支安德罗诺沃文化的人群从欧亚草原南下,进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与当地文化融合并创造了诸多地方性文化。其中塔扎巴格雅布文化和楚斯特文化是最为著名的两支地方性文化。“据托尔斯托夫的看法,所谓‘塔扎巴格雅布文化’乃是哈萨克和南西伯利亚的安德罗诺沃草原文化的变种。这些文化广泛分布于塔什干草原和山麓地带、花剌子模、撒马尔罕、费尔干纳盆地等地。”[10]

帕米尔地区与费尔干纳盆地仅有一山之隔,在地域上十分接近,安德罗诺沃文化很有可能向东进入了帕米尔地区。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该墓地出土的“筒形罐素面无纹,形体小且假圈足不明显,与典型安德罗诺沃文化有别,应当是安德罗诺沃文化末期的一种地方变体”[11]。因此下坂地类型所代表的这类考古学文化类型应是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变体,是在南下的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从年代上来看,下坂地类型的年代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第二、三期的年代大致相当,下限可能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

近年来在新疆地区也发现了一批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墓葬和遗址。除了塔什库尔干下坂地墓地和香宝宝墓地外,托里县萨孜村墓地[12]、塔城卫生学校古墓葬及遗址[13]、霍城县大西沟墓地[14]、尼勒克穷科克遗址[15]、尼勒克萨尔布拉克沟口遗址和阿克不早沟遗址[16]、尼勒克喀拉苏遗址[17]、尼勒克汤巴勒萨伊墓地[18]、特克斯库克苏河西2号墓地[19]、石河子总场墓地[20]等。还有一些遗址和墓地也被某些研究者认为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范畴,如塔城市二宫乡下喀浪古尔遗址[21]、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22]等,限于资料的不完整,其文化面貌尚不能最终确定。除此之外,数十年来在伊犁、塔城、昌吉和乌鲁木齐地区等地还采集、出土了一批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器形主要有刀、剑、管銎斧、空首斧、镰、凿、铲等。[23]这批铜器虽然不属于经过正规、科学的考古发掘出土的随葬品,但是其类型和形制在中亚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中多有发现,也应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范畴。

这些资料有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24]其研究成果对于深化认识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分布范围、区域特征及文化内涵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深入研究下坂地类型的文化性质提供了借鉴。

(三)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晚期墓葬与中亚地区诸文化的关系

前苏联曾在西帕米尔高原的帕米尔河、阿克苏河流域和阿赖山地区发掘了一批塞克时期墓葬。“这些古墓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圆球状陶器,以带塑造而不是胎模,表面经过涂饰,有几种凸凹形状,有的敞口,有的细口(带小柄),断面甚对称,一般未加装饰;天山出土物经过中度烧制,以卵石为原料,断裂面呈红色。哈喇套出土物经过轻度烧制,以松土调水为原料,断裂面呈黑色。这些陶器都很结实,经常涂以红色或黄色,费尔干—阿赖地区的出土物有的还带几何纹。”[25]在楚斯特文化中也见有圆底壶等圜底器。[26]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圜底钵、双耳圜底罐等与上述诸文化中所出的同类器相似。

塞克墓葬的时代在公元前7~前4世纪左右,时代大致与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晚期墓葬的时代较为接近。楚斯特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2千纪后期和公元前1千纪前期。但是楚斯特文化中出土的圜底钵已经有折肩的现象,与新疆地区库兰萨日克墓地[27]、包孜东墓地[28]、尼雅遗址[29]、山普拉墓地[30]和扎滚鲁克墓地[31]等地出土的折肩钵形制相同,从年代上看应该较下坂地墓地第二期墓葬的年代晚。

有的学者认为:“七河地和天山的塞克—乌孙文化是在南西伯利亚民族(尤其是安德罗诺夫阶段的民族)的强烈影响之下产生的……这种南西伯利亚影响还扩及西南部,并且显然到达东帕米尔,甚至可能绕过费尔干而直接从天山传到色勒库尔。”[32]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晚期墓葬的产生不排除与上述民族大迁移活动有关。






结  论


通过对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墓葬的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

1.下坂地墓地下坂地类型是一支具有地域特色地方性考古学文化,其与广布于欧亚草原的青铜时代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安德罗诺沃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有可能是在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类型,时代距今约3500~3300年,相当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中晚期。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晚期墓葬的文化内涵与同地区的香宝宝类型相同,应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的遗存,其时代距今约2800~2500年。

2.下坂地类型与香宝宝类型同处于帕米尔地区,地域上非常接近,文化内涵上联系紧密。属于同一地方性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分布范围虽然远离下坂地类型所在的帕米尔地区,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传承关系。

3.由于下坂地类型的遗存仅仅发现于帕米尔地区,遗迹点较少。仅就目前掌握的材料尚无法勾勒出其大致的分布范围,对于其族属、社会组织及经济形态等也无法做深入探讨,[33]这一切还有待今后考古新材料加以弥补。


 滑动查阅注释

[1] 《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4年第3期;《下坂地墓地2004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第1期。178座墓葬中只有150座墓葬有墓室或者遗物,其余28座墓葬属于既无墓室又无遗物出土的无现象墓葬。

[2] AⅠ至AⅥ六处墓地为2002年调查时发现,AⅠD墓地为2003年发掘期间新发现的。

[3]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4] 韩建业:《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5]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6] 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第12期;陈戈:《关于如何认识和界定新疆青铜时代文化的讨论》,《中国文物报》1997年6月1日“学术版”;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7]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8] 爱莱娜·E·库孜米娜:《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

[9] A.H.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250页。

[10] 弗鲁姆金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译:《苏联中亚考古》(西域考古丛书一),1981年,第41页;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西域史译丛),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年;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11] 韩建业:《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1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城地区文管所:《托里县萨孜村古墓葬》,《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

[13] 李肖:《新疆塔城市考古的新发现》,《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李肖:《塔城市卫生学校古墓群及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伊犁地区文物普查队:《伊犁地区文物普查报告》,《新疆文物》1990年第2期;张玉忠:《伊犁河流域的文化考古新发现》,《文博》1991年第6期。

[15] 刘学堂,关巴:《新疆伊犁河谷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西域研究》2002年第4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年第3、4期;刘学堂,阮秋荣:《新疆尼勒穷科克台地第二次考古发掘收获丰硕》,《中国文物报》2003年4月4日。

[16] 阮秋荣:《尼勒克县吉林台遗存发掘的意义》,《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

[17]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喀拉苏遗址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8年第3、4期。

[18] 汤巴勒萨依墓地位于喀什河上游南岸、汤巴勒萨依沟口东侧的河谷阶地上。2010年5~6月发掘墓葬26座。据介绍,墓葬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墓葬属于青铜时代,中期墓葬属于铁器时代,晚期墓葬到唐代以后。早期墓葬7座,墓室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埋葬方式分为土葬和火葬两种,葬式均为侧身屈肢。墓主人鼻梁高挺,属典型的欧罗巴人种。墓葬出土的大口圆腹小底的圈足器、直壁微鼓腹的平底器及喇叭口形铜耳环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同类器相同,说明二者在文化渊源上存在联系。初步推断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相当于安德罗诺文化中晚期。该批资料现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上内容由发掘者阮秋荣先生惠告,特此致谢!

[19] 特克斯库克苏河西2号墓地位于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阿特恰比斯村东约3公里,地处阔克苏河沟西侧台地上。墓葬数量约200座。2010年7~8月发掘墓葬93座。据发掘者介绍,其中7座墓葬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墓葬地表封堆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纯土堆;一种是在土堆上覆盖一层卵石(形似石堆墓)。墓室形制为竖穴土坑(个别在墓室西部有斜坡墓道)。有单人葬,也有双人合葬,葬式均为侧身屈肢,头西脚东,面朝北,随葬品放置在墓主周围,一般随葬2~4件陶器。缸形罐折肩、圈足,从质地和形制上看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典型器物。该批资料现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上内容由发掘者阮秋荣先生惠告,特此致谢!

[20] 关于墓地的年代,原报告说,墓葬的文化面貌和原苏联鄂毕河上游叶尔班第Ⅳ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年代相当于卡拉苏克时期。但是从陶器的形制和纹饰来看,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典型器物相似,把它归入安德罗诺沃文化范畴似乎更为合适。资料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古墓》,《新疆文物》1994年第4期。

[21] 于志勇:《塔城市二宫乡下喀浪古尔村古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98年第2期。

[22] 李金国,吕恩国:《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存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新疆文物》2003年第1期。

[23] 王博,成振国:《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89年第8期;李肖,党彤:《准格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年第2期;王博:《新疆近十年发现的一些铜器》,《新疆文物》1987年第1期。

[24] 韩建业:《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邵会秋:《新疆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遗存探析》,《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杨建华,张盟:《中亚天山、费尔干纳与帕米尔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研究——与新疆地区的文化交往》,《边疆考古研究》(第9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25]〔苏〕伯恩施坦著;黄振华译:《塞族考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新疆和中亚考古译文集》(新疆考古资料之五);弗鲁姆金:《苏联中亚考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981年。

[26] A.H.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344页。

[27]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5年第2期。

[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温宿县包孜东墓葬群的调查和发掘》,《新疆文物》1986年第2期。

[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民丰大沙漠中的古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3期。

[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89年第2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洛浦县山普拉Ⅱ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31]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葬1989年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2年第2期;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且末县扎滚鲁克五座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新疆博物馆等:《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新疆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1期。

[32] 〔苏〕伯恩施坦著;黄振华译:《塞族考古》,新疆博物馆编:《新疆和中亚考古译文集》,1985年,第54页。

[33] 韩康信先生曾经对香宝宝墓地出土的人头骨做过体质人类学分析,详见韩康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收入同作者:《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作者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排:王润泽

审校:王文洲

审核:陈 霞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西域研究

邮箱:xyyjbjb@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域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